一个问题两种答案 空调国标交叉引争议

发布时间: 2024-07-20 07:35:22 作者:产品中心

  如果您购买了一台2011年生产的5级能效72柜机,请问这台机器是不是满足当前国家能效标准的规定呢?

  因为制冷量大于7100W而小于14000W的空调既符合家用空调的技术指标又符合单元式商用空调的技术参数。而家用空调和单元式商用空调对于等效等级的规定却有极大的差距,前者自2010年6月开始,规定能效等级最低为3级,而单元式商用机依旧是5个等级。

  正是这两大国标交叉,引起的误区,造成了近期有不少消费者和厂家很是困惑,甚至导致部分消费者认为厂家是违法了国家能效标准规定,生产、销售不符合国家能源效率规定的低能效空调,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厂家对此也颇为无奈,明明是按照单元式商用空调规格来生产的产品,为何又张冠李戴地套用了家用空调器的标准?

  消费者和厂家为此诉诸公堂,双方都感到很“受伤”,这到底是谁造成的,该有谁来为争议买单呢?

  近期部分消费者因为上述空调能效标准的问题起诉空调厂家,涉嫌违规生产不符合规定标准的产品,类似的案件且不止一起。究其原因,关键点还在于关于机型和能效标准规定的适合使用的范围。这不得不提到两大标准:

  在我国自2010年6月1日期实行《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2021.3—2010),该标准适用于功率小于等于14000W的产品,能效等级分为3级,即3级能效为最低入市门槛。

  早在2004年8月23日我国发布了《单元式空气调节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19576—2004),自2005年3月1日起实施,该标准适用于“名义制冷量大于7100W的空调机组,采用电机驱动压缩机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调机组”,且实施至今。(详见表1、表2)

  显而易见,现行的两大国标形成了一个交叉领域,使得消费者和厂家双方对此争论不已,短期内难以有个明确的说法。双方均引用了国标,均符合相关规定。随国家能效标准的推广、花了钱的人节能减排意识的提升,花钱的人可以关注空调产品的能效标准,了解并运用国标维护自身利益,这是国策推广带来的变化,也间接证明了高能效家电产品普及率提升,但当前的难题和困惑也说明,现行的国标要进一步修改、明确规定的范围及相应的能效标准。否则类似关于能效标准适用标准争论的案件将逐步增加,甚至不排除个别消费者会钻法律空子,给厂家造成经济和名誉的多重损失。

  在上世纪90年代,很难想象消费者会对家电产品的能效等级产生怀疑,如今在国际政策推动下、家电厂家的努力下高能效产品普及率极大的提升,产生类似的纠纷案也是在所难免。但遗憾的是,上述的纠纷却因国标交叉引发,原本可以轻易避免,当下消费者和厂家双方均成为受害者,各自颇为委屈。

  尤其是对厂家而言,事实上,从2009年,也就是2010年6月1日期实行《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2021.3—2010)实施的前一年,包括美的、格力、海尔、志高、海信、奥克斯等一大批主流空调品牌就开始陆续停止生产高能耗空调。2009年2月空调纳入家电下乡补贴范围,下乡机最低能效门槛就是3级,明确了空调能效等级提升的大势,主流家电品牌纷纷调整产品结构,顺应国家节能要求。以美的为例,2008年9月1日就在国家变频空调能效标准正式实施之日,率先发力,在广州举行“创新科技,频定天下”美的直流变频空调银河家族上市发布会,拉开了国内变频空调大战的大幕。紧接着2008年12月,联合三洋、松下、东芝、IR等在内的12家变频零部件的世界顶级供应商,抛出250万套、价值数十亿的直流变频零部件巨额采购大单,发起变频价格大战。

  2009年10月起,美的大胆宣布停止生产旧版能效标准(GB 12021.3—2004)中的3、4、5级能效产品,变频和1级能效定速机成为主推。2011年8月30日,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2011冷冻年度空调白皮书》显示,2011冷年变频空调销售量占整体空调比例达到38.68%,美的变频空调以超过36%的市场占有率,继续领跑变频空调市场。

  业内有经验的人指出,变频空调的市场占有率从2008冷年的不足8%到2011冷年的38.68%,这与美的高扛变频大旗,极大推动行业向变频转型是分不开的。美的为代表的国内一线家电品牌在高能效定速机和变频空调普及的道路上发挥了企业技术、制造等多方面的优势,承担起了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为国内高能效家电占比的提升做出了不可忽略的贡献。

  毫无疑问,高能效空调未来的销量和普及率将不断的提高,单元机在内的家用中央空调未来市场发展的潜力也是一片大好,行业报告数据显示,单元机在上半年的市场容量达到了40亿元,同比增长25%。美的中央空调在2011年上半年以35%的份额独占鳌头。

  为了更好地保证消费者、厂家的双方利益,对国标进行完善刻不容缓。能效等级国策推动了整个家电产业朝着节能、高效的道路前进,家电品牌顺应国策,积极行动,实现了自身的转型和持续发展。如今,两大国标的交叉不仅困扰着消费者和厂家,也使得双方的积极性受挫,甚至有可能成为未来高能效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显然这与标准制定的初衷背道而驰。